新闻
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 > 《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发布!
《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正式发布!
红树林基金会 
2020-09-01
3092 

 
8月28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就《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行动计划》明确了中国未来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行动目标、重点行动和保障措施,为中国未来5年的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
 

▲发布会现场,图片 / 自然资源部官方微博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固碳储碳、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诸多重要生态功能。
 

 
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修复红树林,红树林面积从2000年的约2.2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约2.9万公顷,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但是,在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中国红树林仍然面临着面积偏小、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入侵物种等问题。

《行动计划》要求对中国大陆现有红树林实施严格的全面保护,科学开展红树林的生态修复,不但要扩大红树林面积,也要提高生物多样性,整体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全面增强红树林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00公顷,其中,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

《行动计划》对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出了“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思路,强调了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对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生态修复;基于尊重自然、科学修复的理念,《行动计划》明确修复过程中要“遵循红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评估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采用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优先选用本地树种”。
《行动计划》强调调整优化和新建红树林自然保护地,有序清退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清退后要对原养殖塘区域进行必要的修复改造,为营造红树林提供条件。同时,还要求健全红树林保护修复的责任机制,提出要“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激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的社会化参与提供了空间。

为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行动计划》在资金投入方面做出了具体的部署。主管部门将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渠道,支持地方开展红树林营造和现有红树林修复保护、监测等工作。特别地,自然资源部还将按年度红树林造林合格面积的40%,对地方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除此之外,《行动计划》还要求推进对红树林的市场化保护修复,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研究开展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

2018 年11月,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和红树林基金会等单位共同发起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战略研究项目),并于2020年6月发布了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对中国红树林保护和生态修复中存在问题和保护管理现状进行了评估和剖析,结合中国目前红树林保护修复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就中国红树林保护管理、科学生态修复、监测和评估、红树林修复标准体系建设、红树林的社区共管、红树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我们相信这些具体的政策建议能够对《行动计划》的落地实施、红树林的严格保护和科学修复提供有效的科学支撑。
 

▲项目专家组组长、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王文卿
 
战略研究项目专家组组长、厦门大学王文卿教授介绍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行动计划》的出台。与以往的全国性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的方案不同,这一《行动计划》突出了保护理念的转变,强调要将红树林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来看待;还强调了科学性在保护修复中的重要性,科学评估确定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在修复方式中改变了目前以滩涂人工造林为主的方式,提倡采用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生态修复。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尊重科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一种新的理念,这些也都在我们战略研究项目的政策建议中有所体现。”
作为长期关注和参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机构,我们对《行动计划》的出台表示欢迎,对政府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行动和决心表示赞赏,更重要的是,我们仍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