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 > 广东省湿地日暨番禺大学城绿地鸟类和流浪猫调查正式启动
广东省湿地日暨番禺大学城绿地鸟类和流浪猫调查正式启动
红树林基金会公众号 
2024-02-04
2443 

为庆祝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红树林基金会(MCF)与珠水云山基金会携手,正式启动番禺大学城绿地鸟类和流浪猫调查活动。该活动于2月1日在大学城湾咀头湿地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启动仪式。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及番禺区大学城管委会的领导和代表们出席了此次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红树林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勇分享了湾咀头湿地近年来在保护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果。他表示,通过各种鸟类监测科技手段的辅助,2023年10月,该湿地被发现的鸟类种类已正式突破100种,这充分展示了湿地的生态价值与保护意义。他还强调,除了强化科研监测外,湾咀头湿地还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我们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湿地的价值和保护信息,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湿地保护的行动中来。


 
广东省珠水云山自然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李启茂发表讲话时,强调了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和珠水云山基金会共同发起了“鸟儿有家行动”,该项目聚焦于城市居民身边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目标是搭建一个社会化参与湿地共建的平台,培养绿色公民,共同保护和修复湾区城市伴生湿地,实现鸟类栖息地保护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让鸟儿在城市中找到适宜的栖息地,成为我们可爱的动物邻居。



为了确保调查活动的专业性和准确性,我们特别组织了一场志愿者培训会。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野保专业的老师为志愿者们讲解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如何观察和记录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鸟类栖息地中的流浪猫情况。志愿者的年龄跨度广泛,从8岁到50岁不等,他们都积极参与互动,认真向老师请教问题,被湾咀头湿地的野生动物多样性所吸引。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便开始实地调查。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在园区内进行了鸟类调查。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传授如何发现、识别和记录鸟类的方法。队伍中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只鸟类的观察机会。



此外,我们特别关注了大学城绿地中的流浪猫情况。通过调查,我们希望了解流浪猫的大致数量、分布情况以及被投喂的情况等,并探讨如何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它们对野生鸟类的干扰和伤害。园区内的流浪猫非常警惕,我们的调查活动中并未发现它们的踪迹。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老师带领大家查看了一些红外相机拍摄的录像,里面记录了流浪猫的身影。



经过此次培训,志愿者们已经熟练掌握了调查方法。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他们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绿地鸟类和流浪猫调查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前提交调查结果。经过专家评审后,将评选出优秀队伍。这些调查数据将为大学城绿地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我们希望他们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发现更多珍稀和引人注目的鸟种。

 


黑水鸡,园宠之一


白鹭

 

     夜鹭



苍鹭、白鹭、白胸苦恶鸟

 


 

广州大学城湾咀头湿地毗邻广东科学中心,三面临珠江,面积300余亩,具有良好的湿地自然条件。自2009年在此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恢复工作以来,通过园区生境营造、物种引入日常管护等,将当初毫无生机的杂草滩涂,变成如今广州城区难得的多种水鸟栖息场所,被观察到的鸟类种类由原来不足20种增加到100种(截至2023年10月),成为多种鸟类,特别是白鹭、夜鹭等鹭类重要的繁殖地。

2022年起,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广东省珠水云山自然保护基金会、红树林基金会(MCF)在广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与多个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搭建合作关系,共同关注湿地保护,以科学手段,打造推动珠江河小型湿地保护范例;积极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湿地保护;搭建社会共建平台,探索湾咀头湿地保护模式。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