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
首页 > 我们的行动 > 国际合作 >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与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合作备忘录》
《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与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合作备忘录》
2017-02-22
1669
2016年5月5日上午,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孙莉莉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主任郭敬签署了《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与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双方在未来,将以保护红树林等滨海湿地为重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领域的合作。




图:孙莉莉秘书长与郭敬主任签署协议(分别为第一排左与右)



互动促进联合

一直以来,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红树林基金会”)积极支持并参与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东盟中心”)工作。今年3月1日-2日,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东盟中心举办的“中国-东盟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合作论坛”在深圳举行。红树林基金会作为论坛合作伙伴,为本次论坛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
 
论坛上,红树林基金会会长王石进行了《如何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红树林湿地的保育》的演讲,他着重介绍了深圳在湿地保护领域引入社会化参与的新模式,通过调动全社会的资源进行生态保护和红树林基金会进行的红树林保护情况。他也希望,通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努力,把红树林在东南亚重新连成片。

至此,双方就多项事宜初步达成合作战略意向。


查看会议内容请点击:中国-东盟滨海湿地保护论坛成功举办


生态“一带一路”

中国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我国政府明确表示在经济发展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一直以来,东盟中心以“区域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平台”、“跨国界环境问题研究平台”为定位,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在国际合作、战略研究、技术支持等方面做出了坚实而有效的工作,切实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图:中国-东盟(10+1):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深圳作为“一带一路”的南大门,也在积极推进生态之路的建设工作。红树林基金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坚持通过滨海湿地科学生态保育、公众教育等积极的方式,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湿地保育领域的引领者,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机构。2015年12月,红树林基金会正式入驻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成为“全国首例政府委托管理城市生态公园”的民间组织。在未来,这也将成为中国向东盟友邻国输出的重要成功经验。
 
我们相信,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框架,双方一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成为东盟各国凝聚红树林保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努力、行动和成果的纽带。
 
下一步,双方将制定更为具体的合作计划。比如面向东盟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组织培训和示范活动,分享湿地、红树林保护的知识和经验,红树林基金会从民间环保组织角度为东盟中心开展区域环境合作提供支持;东盟中心也将邀请基金会参加相关合作活动,支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MCF微博及微信
MCF微博
MCF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