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目前我国完成了4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立了600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9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占各类自然保护地的比例达50%以上,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加以保护,湿地总面积达到5635万公顷。如果能为每一片湿地培养本地“粉丝”,让更多来自湿地周边的力量支持湿地保护工作,回应公众对于生态保护的关注,就能更可持续地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本项目通过搭建平台型项目网络,链接自然保护地、管理部门和教育执行机构,创建可持续的湿地教育合作模式。计划在2024年-2027年,为中国100个湿地培养1000名湿地守护星,为当地湿地开展湿地教育、宣传、培训、讲座等服务活动。以此推动本地湿地教育工作的发展,让湿地保护得到更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项目使命

为每一片湿地培养自己的守护星。


重点关注方向一:搭建地区性湿地教育支持网络

开展自然教育是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日常工作职责之一。然而,受限于经费和人员编制,大多数保护地缺乏数量充足、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自然教育讲师队伍以及相应的管理能力。同时,自然教育的在国内的兴起,分散在各地的自然教育机构具备在本地区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内在动力。链接多方需求,搭建地区性湿地教育支持网络可以突破单一保护地的限制,举一个地区之全力支持所在地区多个湿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需要。


重点关注方向二:支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湿地教育工作需要各项资源的长期投入。我们将与本地伙伴共同探索基于本地的湿地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除了湿地守护星湿地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人数增多,增强参与自然教育机构地区性协调能力,增加社会湿地教育活动数量提升质量,提升社会公众对湿地保护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

最新相关资讯: